全方位了解有機行業(yè)動態(tài)
有機食品認證的標準非常嚴格。 例如,有機蔬菜的獨立包裝需要加貼有機認證標簽,認證單位還必須有唯一的有機代碼。 同時,每個申請有機認證的產品都必須進行測試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2019年,有機食品標準更新,20余項農藥殘留指標由“限量標準”改為“零殘留”,全部要求不得檢出,這非常對從業(yè)人員嚴格,但相應地,消費者的安全也得到了更高程度的保障。
有機食品有以下判斷標準:
一、原料來自有機農業(yè)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;
其次,有機食品的生產、采集、加工、包裝、儲存、運輸等生產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。 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農藥、化肥、激素、抗生素、食品添加劑,禁止使用基因工程。 技術及其產品和衍生品。
第三,有機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。 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和跟蹤系統一般需要一個轉換期; 這個轉換期需要2-3年的時間才能被批準生產有機食品。
近幾十年來,有機食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,各國相繼出臺了不同的有機認證標準和標簽,以保證有機產品的質量和來源。 雖然有機標準存在差異,但其宗旨都是天然、無污染、可持續(xù)。
目前,全球影響力最大、認證要求最嚴格的兩個有機標準是美國USDA有機標準和歐盟有機標簽標準。 美國農業(yè)部有機標準要求食品必須使用100%有機原料,并與非有機食品完全隔離,不得使用合成化學添加劑或基因工程技術。 歐盟有機標簽還要求至少95%的有機原材料和清晰可追溯的供應鏈,并禁止使用轉基因工藝。
此外,日本的JAS有機標準和中國的綠色食品認證也是兩大有機標準。 前者要求使用天然有機肥料和農藥,不得使用轉基因成分,后者則較為寬松但也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農資和轉基因技術,兩者對有機產品都有嚴格的規(guī)定。 此外,德米特1928年形成的第一套生產標準是國際有機農業(yè)運動最早的生產質量體系標準。 作為高端生物動力農業(yè)標準,它更注重自然平衡和資源保護。
總的來說,雖然各國有機標準的具體要求略有差異,但“天然、無污染、可持續(xù)”一直是有機認證的基本理念。 有機產品只要符合主流認證標準,就意味著其來源是環(huán)保無污染的,其方法是天然無害的。 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標準選擇不同認證的產品,但其背后的有機精神是共通的。
未來,隨著有機產業(yè)的蓬勃發(fā)展和全球貿易的增加,不同國家和地區(qū)的有機標準將不斷協調和融合,最終達成更加嚴格和統一的全球有機認證,這將有助于有機產品的發(fā)展。產品在國際市場上。 產品的流通也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天然無污染的有機食品。